夕阳的光辉笼罩细纱,阵阵和风带着花香向你扑来,送给你一份惬意初夏的晚风。6月18日晚20:00,儿科学院副院长朱晓萍教授主讲的“怎样当一名优秀的儿科医师”主题讲座在4602教室举行,2018级全体同学及2017及同学代表约150人参与,讲座由周霁主持。
周霁介绍了朱晓萍教授个人基本情况,她说到,儿童是祖国的花朵,是祖国的未来,也是民族的希望,儿童的健康成长,关乎中华民族的振新;儿科医生是滋养和维护儿童健康的守护者,所以拥有艰巨的任务,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不仅仅需要敏捷的思维,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爱心和耐心,责任心。

朱晓萍讲座开场强调:学医非常辛苦,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才能为以后的医疗卫生事业更好地服务。儿科医生的任务是保证儿童的健康,保证其生命质量,要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。她详细解说了儿科学的特点、分类,儿科的特殊性,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区分类;重点讲解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师必备的八要素:一是爱岗敬业。要在实践中培养学医兴趣,培养逻辑思维,把每一例疾病的诊断当一个案例来侦破,当好医学“警察”,在不断的挫折和经历中总结经验,学会“举一反三”。二是恪守医德。医学生除了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,较高的的专业水平,精湛的医术,其最高境界是要以病人为中心,视病人如亲人,思病人所思,想病人所想,急病人所急,做到换位思考,以热情服务,做到最小的创伤,低廉的消费为病人治疗,达到做好的治疗效果。三是认真严谨,一丝不苟。作为医生,面对的是生命,医生的一个小失误,代价可能就是病人的生命,所以医生所经手经眼的每一位病人都不能出任何差错,要做到思维敏捷,头脑清醒。四是吃苦耐劳,虚心好学;作为医学生,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,但必须有坚定不移的毅力学习,不抱怨辛苦,学会吃苦耐劳,虚心好学。五是夯实基础。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的累计和深化,学好基础课程,须循序渐进,拉紧医学知识的“连环扣”。六是思维清晰,归纳总结。在治疗病人时,医生的思路必须要清晰,才能找准病根,对症下药,做到药到病除。同时还需要对既往病例进行归纳总结,逐渐积累经验,对各种病症有更全面的了解,才能更高效地为患儿服务。七是要有爱心耐心,作为一名儿科医生,需倾注更多的耐心与爱心,提升沟通能力,与家长和儿童建立相互信任,互相理解,共同战胜疾病。八是人文修养。医学生除了要学习提高专业技术的书本,还须学习有关人文修养的书籍。学会在与病人沟通时,有谦虚的态度,委婉的讲话技巧,较高的涵养,让医患之间从陌生到相识,相知,从不理解到相互理解与合作。

现场问题解答环节。同学们纷纷提问,提出了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该怎样去面对死亡,在基层医院如何扩展自己的见识,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及医闹问题,考研的相关问题。朱晓萍均给予耐心解答。
最后,朱晓萍强调:医学生最重要的是德与勤,一位优秀的儿科医生必须是勤奋与有医德的医生,态度与专业技术也是不可缺少的。
周霁作总结,希望同学们努力做到朱教授提出的八点要求,把所学基础知识与儿科联系起来,做到勤于学习,善于实践,敢于探索,在期末来临之际扎实学习,打好基础。讲座在合影留念中落下帷幕。
文字:学习部|闵浪宁、刘明会
2019-6-19